中物联大数据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中物联大数据分会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25中国低空经济市场现状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16:40 中物联大数据分会

嘉世咨询发布《2025中国低空经济市场现状报告》,全面剖析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

核心内容


一、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总览

1.核心定义与范畴

  • 低空经济是以 1000 米内(可延至 3000 米)低空空域为依托,涵盖低空飞行、航空旅游、通航服务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产业链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飞行器制造)、下游(运营服务与基础设施)。

2.战略定位

  • 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 “新质生产力”,其 “新” 体现在新空间(低空资源开发)、新技术(多技术融合)、新动能(赋能传统产业)、新要素(数据要素应用)。

3.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2024 年 “低空经济”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为产业规范发展奠基。

  • 地方实践:深圳(立法保障、全产业链补贴)、安徽(制造为基、全域基建)、海南(聚焦 “低空 + 旅游”)等省市先行先试。

4.宏观驱动(PEST 模型)

  • 政策(空域改革、地方扶持)、经济(新增长极、产业升级)、社会(公众接受度提升)、技术(5G-A/6G、AI、新能源技术突破)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二、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

1.总体规模与预测

  • 2023 年市场规模约 5059.5 亿元,2025 年预计达 7000-8000 亿元,2030 年有望突破 2 万亿元,2035 年或达 3-5 万亿元。

2.细分市场结构

  • 按应用场景:行业应用(占 65%,农林植保、巡检等成熟领域)、物流配送(20%,增速 30%-40%)、文旅消费(13%)、载人交通(2%,未来潜力大)。

  • 按产业链:下游(50%-60%,运营服务为主)、中游(30%-35%,整机制造)、上游(10%-15%,核心零部件)。

3.区域格局

  • 三大经济圈:珠三角(深圳、广州为核心,市场化领先)、长三角(上海、合肥等,全产业链布局)、京津冀(北京为研发中心,侧重政府应用)。

  • 领头羊城市:深圳(产业规模、政策创新领先)、广州(UAM 商业化先行)、合肥(后起之秀);潜力城市:成渝、武汉、西安、海南等。

三、核心应用场景

1.无人机物流配送

  • 头部企业:顺丰(支线 + 末端)、美团(城市即时配送)、京东(三级智慧网络)。

  • 商业模式:城市末端即时配送、跨区域运输、“干线 - 支线 - 末端” 网络。

  • 瓶颈:成本高、运营安全、法规流程复杂。

2.城市空中交通(UAM)

  • 发展阶段:从 eVTOL 研发测试向适航取证推进,亿航智能 EH216-S 已获全球首张载人 eVTOL 适航证。

  • 应用场景:空中出租车、机场接驳、城际通勤(如深圳 - 珠海跨海航线演示)。

  • 技术路线:多旋翼(亿航)、复合翼(峰飞航空)、倾转旋翼(小鹏汇天)。

3.传统行业赋能与新兴消费

  • 传统行业:农林植保(效率高、节水节药)、电力巡检(替代人工、提升安全性)、应急救援(灾情监测、物资空投)。

  • 新兴消费:低空文旅(空中观光)、航拍影视(视觉革新)、无人机表演与科普教育。

四、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1.产业链各环节

  • 上游:动力系统(电池、电机,能量密度待突破)、飞控 / 航电系统(算法与通信是关键)、机体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

  • 中游:工业无人机(大疆领先)、eVTOL(创新科技公司、传统航空巨头、跨界企业竞争)、传统航空企业(中航工业等,体系化能力强)。

  • 下游:运营服务商(物流、通航、科技企业)、基础设施(起降场、空管系统、5G-A 通信网络)。

2.资本市场

  • 投融资热度高,资金向头部集中(如峰飞航空、沃兰特航空获大额融资),政府引导基金与企业资本(车企等)积极参与;A 股形成 “低空经济概念板块”。

五、挑战与机遇

1.核心挑战

  • 空域管理与法规:多部门协同难、审批效率低、法规滞后。

  • 技术与安全:电池瓶颈、飞行器可靠性验证、公共安全风险。

  • 基础设施:标准缺失、建设滞后、空地协同不足。

  • 商业化: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规模效应难实现。

  • 人才:飞行员、工程师、管制员短缺。

2.发展机遇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空域逐步开放;

  • AI 大模型、5.5G/6G 技术融合驱动升级;

  • “低空 +” 赋能多行业,催生万亿市场;

  • 低空基础设施 “新基建” 浪潮拉动投资。

六、总结与建议

1.核心结论

  • 战略地位确立,进入政策驱动加速期;市场潜力巨大,2030 年有望达 2 万亿元;UAM 是未来关键赛道;产业链初步形成,挑战与机遇并存。

2.战略建议

  • 制造企业聚焦核心技术与适航取证;运营服务商打造样板场景、保障安全;投资机构长期布局,关注全产业链机会与政策高地。

部分原文预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低空新视角

责任编辑:中物联大数据分会